印刷业转型 开辟新渠道 互联网+
2016-12-17 16:12:00
这几年来,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象征进入大众视野,其影响力开始真正触动整个社会。印刷行业迫不及待地做了很多互联网化的探索。也只有了解了印刷业迟迟没有互联网化的症结所在,才能更清晰地布局今后的发展策略。
1.印刷业互联网化的历史契机出现了吗
印刷行业近年来迫不及待地做了很多互联网化的探索。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已经分别在2013和2014年举办了两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会议中充满了热议与思考。国内出现印刷业互联网化“大跃进”的热潮更像是一种期盼。因为,现如今高速网络普及,传一个较大的设计文件也不过分分钟;网络支付变得快捷而多元;物流快递服务发达;同时,人们的网上操作能力也已经能够应对像印刷这种相对复杂的操作。可以说,印刷行业互联网化的历史节点真的到来了,即便这条路并不算是坦途。
2.印刷业互联网化的门槛在哪里
印刷业迟迟没有互联网化的主要症结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生产供应端的整合难度大。对比订餐O2O,整合印刷厂和整合餐厅显然是两个层级上的对比,对于餐厅,谁都理解一点,但对于印刷厂则非专业人士不能为之。谁更有专业知识、谁足够资深并足够了解全国的生产情况,谁就最有可能走稳第一步。没有筛选、整合和管理供应商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很难做大。看起来,在这一点上,纯粹的互联网人很难有优势了。
电子商务流程梳理和技术开发的难度大。印刷的产业链条长,有个网站并不能代表你就是电商,网站后面的下单、支付、生产分派、质量管理、订单跟踪、配送、货期管理的互联网化等才是硬功夫。这个链条,对比订餐O2O作比,多了好些环节。
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来推动印刷垂直电商建立品牌难度大。传统印刷企业在服务上存在短板,想补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另外,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意识也是短板。而同样的,互联网企业想要深度了解印刷也需要时间。
3.如何拥抱互联网
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淘汰,但它不代表未来的方向,转型势在必行。
首先,产品成为有机生命体。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应将产品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产品拥有自己的生长过程,其生长动力来自用户的需求。
保罗·格雷厄姆曾在《黑客与画家》中提到,产品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圣母玛利亚模式,企业内部团队封闭开发,花费N年时间,努力把所有可能性都想到,然后召开发布会,隆重登场,就像圣母驾着祥云而来;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中常见的迭代开发模式,即先推出一个用户最需要的功能,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完善。后者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的体现。
其次,传播渠道再无垄断。传统媒体垄断被打破,新闻发布会等工业时代的传播方式将逐渐失效,基于自媒体的口碑传播将取而代之。
传统企业要推出一个新的产品,往往搞大规模发布会、找公关、约记者、打广告,试图通过控制媒体达到宣传的目的。然而在比特经济学向原子经济学转变的过程中,以单向大规模传播为特征的传统媒体业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媒体产品天然可以实现数字化;人人都可以进行内容生产;牌照垄断失去意义,免费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
第三,无限可能的组织形态。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假设受到冲击。传统企业的多层级管理有时反而会增加摩擦、沟通等成本,还会带来用户反馈机制不够灵活等各种问题。加里·哈默尔等管理学者曾经展望过无层级、去中心等未来组织的种种可能。平等、开放、协作原本就是互联网思维的题中之义,正和岛等更加激进的企业已经初步以“无组织的组织”实践证明了新组织形式的有效。
平价印www.pingjiayin.com互联网+印刷